“环境好了,生意更好了。”17日,在崇川区文峰街道三里墩疏导点经营饭店的黄先生说,困扰大家多时的乱停车问题,多亏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助推,得以圆满解决。
有烦心事、麻烦事就到协商议事室,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。这已成为文峰街道居民的共识。自从四年前,文峰街道建成城区首个协商议事室以来,“有事好商量”已成为“让政协走进群众、让群众走进政协”的有效载体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截至目前,文峰街道协商议事工作已推动办成167件民生实事。
有事来商议 广泛集民智
“梅花胜景太美了。”3月,梅观堂道院盛放的梅花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。
梅观堂道院是文峰街道辖区内一座具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道教庙宇。2021年,文峰街道召开“重修梅观道院 再现梅海盛景”协商议事活动,广听民意、广集民智。
经过充分协商,大家一致建议,将梅观路沿线的梅花景观,与张謇先生打造的梅垞(梅林春晓)连成片、形成势,培育成为地标式的梅海盛景。去年,经过精心打造,包括梅观路、梅观堂道院和梅海盛景三位一体的“梅文化”阵地正式建成,建议已转化为美丽的实景。
近年来,文峰街道政协工委将协商议事工作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共性难题,将委员分为经济发展、城市建管、社会民生、文化宗教四大类组别,针对不同内容的议题,邀请委员有侧重地参与协商议事,打造不落幕的协商议事平台。
协商见实效 百姓得实惠
三里墩花苑是个大型安置小区,长期以来,流动摊贩难管理、易回潮是困扰居民的难题。文峰街道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,将部分经营户引导至三里墩疏导点。但由于疏导点存在房屋破旧、环境脏乱、雨污混排等问题,升级迫在眉睫。
去年3月,文峰街道邀请群众代表、经营户代表和市场监管、城管等部门围绕“临时疏导点改造 摊贩管理更高效”开展协商议事活动。经过广泛协商,大家达成共识,建议通过疏导点改造升级打造网红街区。改造中,多方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到集成房箱体升级、雨污管道分流等工作,经营户实现亮证经营。现在,重装开业的疏导点客如云来。
商什么、议什么,是协商议事的前奏曲。文峰街道注重问题“靶向”,以小切口关注大民生,真正使协商议事切中问题要害。在协商议事全流程中,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建议,让协商能见效,百姓得实惠。
网上听意见 架起连心桥
位于文峰街道的五一新村分为5个片区共33幢楼,拥有10个出入口,居民出行虽然便利,但为小区管理带来较大隐患。小区拟实施封闭式管理,可怎么封闭、如何管理,却因居民意见不统一难以实施。2021年,文峰街道邀请政协委员、相关部门、居民代表开展线上协商议事活动。街道政协工委25名委员全程在线,与群众充分沟通、协商。不仅助力五一新村完成小区封闭式管理工作,还将这一管理模式推广到文峰街道40个小区。
文峰街道政协工委打造线上履职平台,有效拓展委员参政议政的时空。同时,在协商议事过程中,还建立收集民意、议题形成和解决问题的“三个朋友圈”,运用《协商建议清单》《责任落实清单》和《结果反馈清单》的“三张清单”,串起民情流转、协商议事和落实反馈三个阶段,让协商议事平台成为党委政府好帮手、人民群众连心桥和委员履职新平台。